跨界律師・法律・開源・台灣生成式 AI 的下一步

2000年,第一波網路浪潮,Isabel 毅然從大律師事務所離職加入網路公司,成為當時少數涉足新興科技領域的律師。20 多年來,她成為科技創新和智慧財產法律領域的專家,積極投入開源科技與社會議題。而這波的 Generative AI 浪潮她也沒有缺席,成為第一波關注這個領域的法律專業人士。 
​ 
在上次 AIGC 年會中(本次 Generative AI 年會的前身),Isabel 提及 Generative AI 繪圖工具在智慧財產權上所面臨的挑戰和困境,當人類作品和人類、AI協作作品在著作權規範上的差異,將在未來將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。而 Generative AI 瞬息萬變,如今AI與人類的智慧財產權的界線又到哪裡? 
​ 
「人工智慧生成的內容,到底有沒有著作權呢?侯宜秀不喜歡去討論 AI 可不可以當著作人,法律目前還是以保護人類為主。由 AI 生成的內容,除了有下指令的人,其實還有很多利害關係人,像是 OpenAI 這樣的 AI 公司、甚至是工程師、算力提供者等等,所以 AIGC 的著作權是很有趣的題目。」 
​ 
本次「2023 Generative AI年會」,侯宜秀將分享人機協作時代,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規範。進一步探討 Generative AI 在智慧財產權方面的影響和應用。 
​ 
採訪全文:https://www.businessyee.com/article/1462-aigc-legal-opinion